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1月19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未來一段時間內塑料污染治理的具體時間表和路線圖?!靶掳嫦匏芰睢钡牡絹硪仓苯訉⒋蟊娔抗庵匦乱蚪陙碛懻撀暳吭絹碓礁叩耐赓u垃圾。目前大家的焦點也相對集中在對于外賣垃圾的回收處理、如何有效減少外賣垃圾以及外賣垃圾過量誰來擔責等方面。但可以確定的是,對于外賣垃圾的治理加強會從一定程度上改變現有的餐飲外賣產業鏈,這是平臺、平臺商戶、外賣餐盒生產方、消費者以及相關監管部門、上下游單位都要面對的難題。
“新版限塑令”直指外賣市場
“新版限塑令”中對于塑料外賣餐盒、外賣塑料袋都提出了非常明確的限制要求?!兑庖姟分赋?,到2020年底,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以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貿市場規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到2022年底,實施范圍擴大至全部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和沿海地區縣城建成區。到2025年底,上述區域的集貿市場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另外,到2020年底,全國范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地級以上城市建成區、景區景點的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
同時,《意見》中也對餐飲外賣的發展提出建議,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等生物基產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產品。
從外賣環保問題被提出到現在開始限制塑料餐盒以及塑料袋的使用期間也僅有兩年的時間。2017年9月,一家重慶的環保機構將當時的外賣三巨頭美團外賣、餓了么、百度外賣告上法庭。該機構認為外賣訂餐平臺上存在經營模式缺陷,未向用戶提供是否使用一次性餐具的選項,致使用戶在直接點餐的情況下系統會默認為其配送一次性餐具,造成資源浪費和生態破壞。這也直接引燃了外賣環保這個話題,美團外賣以及餓了么更是短時間內分別制訂了針對改善因外賣業務造成的環保問題的計劃,并且很快上線了供消費者自主選擇是否需要餐具的選項,餐飲行業內關于外賣環保的話題也自此開始被頻繁提及。如今,“新版限塑令”中有很多針對外賣行業的硬性要求,而它的到來也很可能會改變整個外賣行業。
外賣垃圾問題不容忽視
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互聯網餐飲外賣交易規模超7274億元。北上廣深領跑全國,外賣訂單量占全國的比重為17.7%。據美團外賣2019年8月最新公布的數據,美團外賣單日完成訂單量已經突破3000萬。僅美團外賣一個平臺,如果每個訂單都用一個塑料袋,那么每天將使用3000萬個塑料袋,這還不包括餓了么以及其他自建外賣的餐飲企業以及餐飲門店外帶訂單。另外,有環保組織調研發現,每單外賣平均會消耗3.27個一次性塑料餐盒/杯,這意味著外賣每天消耗的餐盒近1億個。
值得注意的是,外賣使用的塑料制品材質多為聚丙烯、聚乙烯,很難降解。外賣垃圾不僅包括餐盒、餐杯、塑料袋等,且大部分還黏附油污、湯汁、食物殘渣,回收利用的經濟成本和環境成本都比較高,回收價值低,外賣垃圾進入處理生活垃圾的環衛系統后,一部分被填埋,一部分被焚燒,只有極少量被回收利用。
外賣已經成為眾多餐飲品牌目前的主營業務之一。據和合谷董事長趙申此前披露數據,和合谷的外賣營收占整體營收的比例已經超過40%,在外賣旺季,部分適合做外賣的門店的外賣營收占比逼近門店整體營收的一半。而根據百勝中國公布的財報數據來看,外賣業務營收占整體營收的比例數字一直保持著每個季度都有上漲的狀態,目前百勝中國的這一數字已經到達20%,在百勝中國這樣一個體量下,其每年的外賣營收已經相當于國內一家中小型連鎖餐飲企業全年的營收??梢娡赓u已經成為國內餐飲市場尤其是快餐企業必不可少的營收支柱,同時這些數字也反映出外賣正在成為人們餐飲消費的剛需,也正因如此,外賣環保問題也變得更加突出,外賣環保正在成為決定外賣行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全產業鏈難題
外賣環保問題突出,“新版限塑令”也將明確強制治理外賣垃圾以及外賣所使用的包材。但事實上,近兩年無論是外賣平臺還是餐飲企業都在嘗試各種環保包材的使用,在這個過程中也發現了不少改進外賣包材的問題。
首先,就是使用環保包材給企業帶來的成本上漲問題。2018年9月,西貝在北京部分門店投放使用5000個水溶環保袋,當時西貝透露該環保袋的采購成本是0.4元/個,是普通外賣塑料袋的好幾倍,并且由于該設計廠商沒有針對餐飲外賣的設計,實用性相對較弱,因此該環保袋目前僅能盛裝一些面點。西貝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該環保袋包裝設計較為簡單,底部沒有硬紙板支撐,提手也沒有進行加粗設計,因而承重較為有限,西貝并未大面積推廣,希望能通過此次試推,讓行業內更多品牌注意到水溶環保袋的好處進而大批量訂購,以降低環保袋的推廣成本。環保袋的推廣需要整個行業共同付出努力。
餓了么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也表示,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的發展,塑料餐盒、塑料包裝等的消耗量快速上升,造成新的資源環境壓力。塑料垃圾被隨意丟棄會引起“白色污染”,不規范處理塑料垃圾存在著環境風險以及回料導致的食品安全風險。并且外賣垃圾的回收機構分布、管理現狀分散,后端鏈條環節多,工藝眾多,需要用戶、平臺、后端回收鏈路企業、政府的共通推動。
另有餐飲業內人士認為,外賣環保問題是全產業鏈的問題,“新版限塑令”的發布有助于企業重視這一問題,從而開始尋求更多解決方案,并且有利于倒推外賣包材上游生產企業開始針對餐飲行業,尤其是中餐企業的產品特點研發生產更加環保同時功能性強的包材產品。對于外賣垃圾的回收也要建立起完善的責任制度,包材產商、使用商戶以及消費者都應當參與其中,減少外賣包材的使用,同時推動外賣垃圾的回收,只有建立起全產業鏈的閉環才能從根本上改善當下日益嚴峻的外賣環保問題。